爱游戏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400-8456-958

“亮点直击”系列报道之四:上桥抽水站

分类:技术百科 来源:爱游戏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4-10 03:17:35 316次浏览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近日,茨淮新河上桥抽水站厂房里4台机组每天运行24小时,响声不绝于耳。

  ▲上桥抽水站开启4台大型机组以120立方米每秒流量向茨淮新河抽提淮河水的场景

  五月下旬以来,茨淮新河流域一直气温偏高且无有效降雨。随着夏收小麦抢收完成,水稻泡田、栽插全面展开,茨淮新河灌区迎来了第一个用水高峰期。截止6月30日12时,上桥抽水站累计运行2314台时,提水约2.4亿立方米。

  上桥抽水站是茨淮新河上桥枢纽控制工程之一,是大(2)型灌排两用泵站,装机6台单机1600千瓦立式轴流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9600千瓦,最大扬程7.2米,设计抽水流量为120立方米每秒,是茨淮新河灌区的水源工程。该站包括芡河排涝涵、跃进沟地下涵、灌溉引水涵、35千瓦变电所及专用339供电线路等工程,承担着茨淮新河灌区175万亩农田灌溉及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任务,同时担负着芡河和跃进沟流域1328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

  近年来,上桥抽水站致力于加强工程管理,从工程管理规范化、人才教育培训全能型、“数字泵站”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确保抽水站运行安全、可靠、及时,充分的发挥大型泵站的工程效益。

  上桥抽水站承担着沿河两岸的灌溉、排涝任务。自1978年建成运行以来,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开机运行10.58万台时,共抽提灌溉用水80.35亿立方米,抽排涝水25.75亿立方米,其中,2019年大旱,上桥抽水站开机运行102天共7046台时,抽水7.51亿立方米,开机次数、运行时间与抽水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当年农业减灾效益达16.8亿元。不仅为茨淮新河流域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也保持了安全运行无事故的良好记录。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通过日常管理制度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应急处置程序化、技术管理精细化等持续发力取得的。多年来,上桥抽水站注重总结泵站运行管理经验,受省水利厅委托,组织编写《泵站运行操作规程》(DB34/T 2453-2015),并制定《上桥抽水站机电设施维修养护细则》以及机电设施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和机组大修工作规划与方案等,强化岗位管理,明晰岗位工作职责,规范考评考核,并与岗位竞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分配等挂钩,从而为泵站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桥抽水站现有职工17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人、技师2人、高级工4人。40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上桥抽水站秉承“传、帮、带”的理念,坚持以老带新,实行技术帮扶结对子,通过依靠自身人才资源和专业方面技术力量开展泵站检修与维护、技改与机组大修以及参与茨淮新河流域及周边市县的泵站抢险业务等,实现了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的梯级发展和全能型队伍建设。每年举办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故障诊断与处置培训和专项技术讲座,有方向性、计划性地选派技术骨干和青年人才到大专院校培训,提高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台优惠和奖励政策,鼓励职工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和自主创新,增强职工队伍学技术、钻业务、提技能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通过立足自己培养、送出去培养、鼓励自主创新等三个方面,历练出了一支技术强、讲奉献、能吃苦的职工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1名职工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利系统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水利行业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能手”、“蚌埠好人”等荣誉称号;1名技术骨干发表的论文《利用环流做两台并联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系统调试》,在水利部举办的水利行业技术工人技术技能论坛获得二等奖;2017年、2020年先后有5名职工在安徽省水利行业泵站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名职工被授予“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2名职工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八届全国水利行业(泵站运行工)技能竞赛决赛”并获佳绩。2021年1名职工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近年来,上桥抽水站通过引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泵站自动化操作,单机流量增至24立方米每秒,机组效率提高到65.2%,能源单耗降低为2.535度每千吨米;管理人员由建站初期的70余人逐步精减至现在的17人,实现了远程监控、少人值守。为当时大型泵站的自动化技术改造更新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安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亮点。

  2018-2020年,上桥抽水站将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整合建立“上桥泵站运行与管理一体化平台”,把泵站工程的监测监控、运行管理、工程巡检、人员管理等内容融入信息化系统,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和集成化,提高了工程管理运行效率。2019年,上桥抽水站完善现有泵站机电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在上位机对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跟踪监视,保证了机电设施运行的安全性。2021年,茨淮新河灌区通讯调度信息化系统(一期)开发了“茨淮新河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等,通过建立的流量、水位、泵闸站运作时的状态等监测站,基本实现灌区远程集中监视和实时在线监测的全覆盖,掌握了解四级枢纽和沿河重要泵站的实时运作情况,为科学调度上桥抽水站抗旱供水、强化工程运行管理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数字泵站”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与河海大学联合研制的“茨淮新河上桥抽水站计算机监控和微机保护系统”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被安徽省科技厅授予“省级科技成果奖”,并获得安徽水利科技奖二等奖;与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大型泵站全面感知与智能管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成果被授予“第七届安徽省水利科技奖二等奖”…… “数字泵站”建设面对当前水利发展新阶段、新要求,仍将不懈探索、积极地推进,力争迈上新台阶、实现新提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