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洋县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树牢“由事后向事前,防住事不出事才是最强战斗力”的理念,聚焦高质量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五个强化”打造全流程闭环式立体化执法监督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县局党委格外的重视公安法制工作,成立由局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执法管理委员会,研究出台《关于逐步加强法制工作的决定》,将法制工作列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局班子成员述职报告,提高目标考核赋分权重。二是坚持高频研判。局执法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会议,研判全局执法质量。在战训行动期间,局党委每周专题听取法制工作汇报,并规划部署警务执法机制规范提升工作,以确保全局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内有序推进。三是坚持高标准决策。健全依法行政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全局执法规范化工作和“三重一大”重要事项一律由局党委会研究,法制部门负责人和公职律师全程列席。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一律由县局执法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切实降低执法安全风险。
一是网上巡查。依托智慧法制平台,紧紧围绕接处警、受立案、案件办理、办案场所管理、案卷管理、涉案财物管理、结案后衔接等“七大环节”,开展网上监督,实施闭环管理,从源头防范化解执法风险。二是网下抽查。针对案件审核、考评发现的问题和信访室、督察队等部门移交线索,迅速进行法制评查,察觉缺陷及时通报并移送相关单位整改。三是现场检查。加强警种间协同联动,法制、督察、指挥中心三部门联合不定期抽查执法办案单位,现场察觉缺陷督促立行立改。
一是严格落实措施。严格落实公安部“四个一律”和省厅“四个必须”规定,制定出台了4类26种配套制度。加强入区人身检查,强化服务保障,同类案件办案时间同比缩短30%以上,办案警力节约40%。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县局案管中心改造搭建“洋县公安局智慧法制平台”,从“警情接报、受立案、嫌疑人处罚、强制措施适用、人员出入区、涉案财物管理”六个环节重点做监督,形成了“讯问有人管、视频有人巡、苗头有人纠、出错有人查”的一体化执法监督工作模式。三是拓展辅助功能。升级案管中心智慧法制平台,与省厅平台对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将办案中心和各派出所办案区音视频全部纳入场所监督模块,与督察部门数据对接融合,助力日常巡查、网上督察。功能使用以来,全局案件质量优秀率同比上升11%。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执法全流程监督工作规定》《法制员、案管员管理工作规定》《接处警环节执法监督工作规范》等制度规范,构建全流程执法监督工作闭环体系。建立“三类执法监督通报”制度,通报“六大环节”各类执法监督问题30余项,巡查警情300余起,检查办案场所110次,整改执法问题50个。二是严把案件审核关。充分的发挥执法办案中心和案管中心(案管室)职能作用,严格落实刑事案件“两统一”制度,加强对案件全流程监督管理和审核,切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三是抓实执法考评工作。充分的发挥执法考评“指挥棒”作用,建立主办民警执法问题责任台账,将执法办案绩效与民警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不断的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意识。今年以来,县局给予执法成绩突出的个人记功3人、嘉奖30人,通报表彰集体10个,全局执法安全事件“零发生”。
一是“走下去”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动送法下基层,下沉基层听取执法办案单位意见建议,结合案件考评、审核和复议诉讼中的问题,给予答疑解惑。二是“多样化”培训。采取“警营大讲堂”“派驻法制员”“学法微信小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执法培训模式,组织并且开展3期基本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培训,有效提升民警法律水平。三是“请进来”培训。围绕公安机关常用法律和法规和普遍的问题,定期邀请市县专家、业务骨干授课,有效提升了执法办案质量。今年以来,全局45件行政复议案件、25件行政诉讼案件、3件刑事复议复核全部予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