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工作不是要告诉领导你的工作过程多艰辛,你多么不容易。要做到举重若轻,一定要把结果汇报给领导,结果思维是第一思维。
不要让领导做问答题,而是要让领导做选择题。请示工作至少保证给领导两个方案,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做工作总结要描述流程,不只是先后顺序逻辑清楚,还要找出流程中的关键点、失误点、反思点。
工作有布置就有考核,考核就要建立工作标准,否则下属不知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标准既确立了规范,又划定了工作的边界。
关心下属要注意聆听他们的问题,让其阐述越详细越好。关心下级就是关心细节,明确让下级感动的点和面。
把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教训毫不保留地交接给继任者,把完成的与未竟的工作分类逐一交接,不要设置障碍,而是要帮助其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交流多说自己工作中的感悟,哪些是学到的,哪些是悟到的,哪些是反思的,哪些是努力的。
所谓“闭环思维”指的是:别人发起的工作或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无论执行者完成的效果如何,都要认真、负责的反馈给发起人,而且任何工作和事情都要贯彻这一思维。
“闭环思维”来源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PDCA循环”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2.D (Do) 执行:根据掌握的信息,设计方法、方案以及计划布局等等;再根据设计与布局,进行运作,实现计划里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的结果,分析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明确效果,发现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过程并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的,而是应该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成,解决了一些问题,而没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阶梯式的上升。
从本质上讲,“闭环思维”不仅仅强调的是“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强调“团队的配合”。对于员工来说,做好闭环思维的要点就是:“反馈”。做好反馈必须要格外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我们常常听到管理者们抱怨,当跟进某项工作进展时,很多员工的回答是“忘了”或“等等,让我想一下”诸如此类。长此以往,做出这样回答的员工就会被贴上“不靠谱”的标签——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具备“闭环思维”。好员工的“闭环思维”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在开始某项任务之前,我们最重要的是弄清任务的“关键”和“需求”。这可以让我们明确: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哪些可以优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几点等等,从而形成“自我可控”的闭环思考。
2.注意“闭环思维的要点”——做好沟通反馈。我们该根据工作进度及时向“发起者”做沟通、汇报、反馈,保证双方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各自手中任务的完成情况。
特别注意:若是因为困难无法按时达成目标,一定要及时做沟通反馈,同时应该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3.在任务完成以后,我们要主动告知“发起者”或相关负责人完成的情况,视情况给出自己的经验总结或改进建议。
这时我们再来看看“PDCA循环”,我们把“循环”放到日常工作中解读,C不仅仅包括Check(检查),还包括Communicate(沟通)、Clean (清理)以及Control(控制)——闭环思维强调的是:他人发起一项工作任务,无论我们完成的情况如何,最后都要“回归”到发起者。——对于任务来说,每次沟通反馈就是一次“检查点”。
再次提示警醒我们:当我们接到一个任务时,一定要注意,我们不是一个人在达成目标,需要“回归闭环”。
在职场中,“闭环思维”不仅仅说明了一个员工拥有达成目标的能力,还体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样的员工会让管理者、同事们觉得“靠谱”,能够放心的将工作交给“他”,给“他”委以重任。因此,我们要让“闭环思维”形成习惯——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所说:“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副职,应有这样的思想品质:拉偏套使正劲,作机动补窟窿,多出力少出名,唱黑脸不争功。
任过职的干部都能体会到,当一个好的正职很难,当一名合格的副职也不容易。有的同志当正职干得比较明白,当副职却长时间适应不了,甚至变“助手”成“对手”,使正职不满意,自己不舒畅,群众有意见。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副职往往扮演的是双重角色:对正职而言,副职是副导演,其职责就是当好导演的助手,密切配合正职把一出出“戏”导演好;对自己分管的那块工作来讲,副职又是导演,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力量,起到独挡一面的作用。那么,怎么样才可以扮演好基层副职这个“角色”,当好正职的得力助手?通过实践,我感到有以下四点体会:
1、要协助决策,当好参谋。出好主意、协助决策,这是副职的一项重要职责。副职参与决策,不能消极,要围绕全局工作当参谋、提建议,主动地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地抓好落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不能正职怎么说就怎么办,被动应付,无所作为。
2、要拿好主意,不出歪点子。提出的建议要符合上级要求,符合机关实际,有利于单位事业的全面建设、长远建设和根本建设,做到违反政策规定的主意不出、不符合单位实际的建议不提、对下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把好关。
3、已定决议,要贯彻执行好。对班子已形成的决议,要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不能随意出新点子、报新口号,干扰动摇正职的决心。特别是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时,不能有消极情绪,即使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也不要到处表白,争谁对谁错。要经常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把握好方向;经常调查研究,掌握单位的真实的情况;经常了解横向的经验,有一个正确的“参照系”;经常动脑筋思考问题,找准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出的主意才能被班子所采纳、得到正职的重视。
到位不越位,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础要求。不到位是事业心不强的表现,而越了位就是干涉了别人的职权。副职履行职责,应当做到以下“四个到位”:
1、宣传动员到位。副职要能及时准确地把党组的决策、正职的意图传达下去。让干部职员理解和接受,变成自觉行动。
2、具体指导到位。平时要经常深入到分管科室和企业调查研究,全面认真地了解工作情况,加强与分管科室干部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同志们在完成具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出面帮助解决、加大协调力度。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要主动去抓,摸索路子,树好样子,保证落实。
3、检查督促到位。在抓好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把单位分阶段中心及重点工作以及正职多次要求的工作落实到每个部位、每个环节。
4、请示汇报到位。使党组和“一把手”随时知道具体工作的进展,及时掌握情况。不越位就必须要做到该正职决定的事,自己不“拍板”;该别人分管的事,自己不揽权;该下级落实的事,自己不干扰。
我认为,当一个副职,应有这样的思想品质:拉偏套使正劲,作机动补窟窿,多出力少出名,唱黑脸不争功。副职就是正职的影子,有了成绩时阳光在前面,影子在后面;有了问题时阳光在后面,影子在前面。因此,副职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争主角,不抢镜头,不居头功,甘当绿叶扶红花。在遇到复杂情况和刺手问题时,要勇于担风险;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要勇挑重担,真心诚意为正职分忧解难;在抓落实时,要始终围绕党组的决策和正职意图做工作,及时请示报告,不借创新之名另搞一套、变着法子树自己的威信;对待功绩,要有淡泊名利的思想和态度,甘当无名英雄;对待过失,要有甘于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品格和勇气。事事处处站在正职的角度想问题,按自己的分工抓落实。
班子是一个整体,成员之间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使每个人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发挥整体的威力。互相补台好戏一台,互相拆台都要垮台。所以我们要提倡“单打”当冠军、“团体”夺金牌。
1、要增强党性,在维护班子团结上补台。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议论他人的是非,要以诚相待,有话说在当面,敲当面锣,不打背后鼓;当班子内部出现矛盾时,要积极化解,不“添油加醋”。
2、要狠抓落实,在达成目标上补台。正职没想到的要提前想到,正职交办的事要全力办好,正职出现失误时要多加弥补,不能站在一边看笑线、要严于律己,在端正风气上补台。坚持秉公用权,公道办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塑造好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